7月8日,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分团委书记田星带领下,前往黄石市阳新县开启为期三天的“非遗智传·布贴焕彩”主题调研。团队以AIGC技术赋能国家级非遗项目阳新布贴为核心目标,通过实地考察、技艺体验与科技研讨,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路径。


首日,团队在阳新县文化馆系统考察布贴常设展厅,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其"就地取材、形神兼备、不对称美"的艺术特色及民俗内涵。在与省级传承人胡芳、文化馆副馆长蔡思雄的座谈中,师生深入探讨布贴技艺保护现状。"AI可生成基础构图,但纹样寓意需人工把关。"胡芳现场演示制作流程时强调技术创新与传统守护的平衡。

调研发现,阳新布贴的需要构建多元发展模式:一方面建立纹样数据库支持AI辅助设计,提升创作效率;另一方面开发文旅文创产品,并探索残疾人辅助就业渠道,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双提升。团队依托分组协作机制高效推进研究,调研组采集纹样符号的文化语义,技术组梳理数字化痛点,创意组提取可转化设计元素。
行程全程植入"廉洁基因":采集素材均签署原创保护承诺;践行"零贵重馈赠"原则,田星在首日小结会强调:"数据真实性与版权规范是AIGC赋能的前提,更是学术廉洁的底线。"
后续将深入传承人工坊实操演练,举办AIGC工作坊凝练技术方案,并于10日举行校地"实习实训研习基地"授牌仪式,为可持续合作建立机制保障。团队将通过搭建"传承人-设计师-技术员"协作平台,着力探索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高校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