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学校举行2025年度校阅读盛典表彰大会,表彰在阅读推广与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艺术设计学院4名学生分获"校阅读之星""校阅读推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视传2303班 莫雪
初读《小王子》,我以为这只是个充满幻想的童话;重读才惊觉,字字句句都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王子离开B612星球,在星际旅途中遇见了傲慢的国王、贪婪的商人等形象各异的大人,这些角色影射着成人世界的功利与虚伪。直到他在地球上与狐狸相遇,才懂得“驯服”的真谛——建立独特的情感联系,对彼此负责。书中那朵看似娇气的玫瑰,实则是小王子心底最深的牵挂,这份羁绊教会他爱与被爱的意义。
“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记得。”作者以童真视角,撕开成人世界的假面,提醒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真诚。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尝试用更纯粹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珍惜那些需要用心呵护的情感。《小王子》不仅是一个童话,更是一面照见内心的镜子,让我们在纷繁世界中,不忘守护内心的纯真与美好。

视传2303班 申致恺
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铺》中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奇幻空间——浪矢杂货铺的咨询信箱。
小说中每个求助者都背负着难以启齿的困境:运动员静子面临爱情与梦想的抉择,鱼店音乐人克朗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少女晴美为生计所困……这些具有普遍性的现代人困境,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被赋予新的解决可能。当三位小偷意外成为"解忧者",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完成了自我救赎。
《解忧杂货铺》中,“解忧”的回信并非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引导咨询者看清自己的本心。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陷入选择的困境,渴望有人能替我们做决定。但事实上,答案早已藏在我们的内心的声音里。或许,我们都需要一个“浪矢杂货铺”——不是依赖他人指点迷津,而是学会在迷茫时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坚定。

设计学类2408班 郭佳鑫
《陶艺》是在学习设计史早期的中国文化工艺这一课题时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翻看的,这本书以陶艺制作过程为导向,采用单元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编写,以“材料—制作—烧制”为主线展开内容,涉及中国以及世界的陶艺发展,极大的帮助了我了解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在图书馆,我喜欢阅读与未来专业相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例如产设,摄影,历史类,这些不仅仅是知识更像是当时情景的重现,引人入胜。对于我来说,阅读是一种乐趣,乐在于沉浸其中甚至记录下每一个经典片段,回头翻看的时候或许会有新的理解。在专业之外我也喜欢阅读一些名著或哲学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这些书打开了我的个人空间,让我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
或许世界上任何书都不能带给我好运,但它们能让我悄悄成为我自己。

设计学类2408班 丁佳冰
图书馆庞大的书籍种类给我提供了触及各方面知识的平台,使我在探索中发现心理学与文学是相互映照的两面镜子。阅读《心是孤独的猎手》时,聋哑人辛格的沉默与小镇居民的精神困境,让我联想到心理学中的孤独理论——每个人都在寻找情感共鸣与理解。书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恰似现代人孤独处境的真实写照。
而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的个体心理学观点,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全新视角。当重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呼兰河小城人们的麻木与挣扎,在心理学框架下,成为探讨集体潜意识与生存焦虑的鲜活案例。
在图书馆,我们既是文学世界的旁观者,也是心理学的实践者。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感受文字的力量,更能以心理学为钥匙,打开理解人性、剖析自我的大门,在字里行间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精神觉醒与成长。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广泛涉猎书籍,提升文化底蕴。